“当地震来的时候,从理论上来说,人们是先感觉到左右摇晃”,这道判断题出来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正确还是错误,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经历过地震。今天易尚教育的小编就带着这个问题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地震相关知识。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上面的判断题是错误的。
地震发生时,地震震源向上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位置,也就是地面距震源最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地震对地球表面影响破坏的程度叫做烈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所以,虽然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震级相差一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差30倍。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叫破坏性地震。
【例题】地震烈度反映地震的破坏程度。通常情况下( )。
A.震源越深,烈度越大 B.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C.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大 D.震级越小,烈度越大
【答案】B。解析:一般来讲,震级越大,震中区烈度越大;对同一次地震,离震中区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区越远,烈度越小;对相同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地表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深,地表烈度越小。故本题选B。
关于地震一块的知识就总结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地震和火山经常一起发生,所以大家也可以把火山相关知识放一起复习。